从零开始摆地摊 第23节(第2/3页)

  蓝于风:“太好了大娘,您种的那韭菜看着长势就好,又绿又嫩,帮了我们的大忙了。不过我们可不能白要您的,市场上多少钱我们就按多少钱买。”

    一番话把大娘捧得笑得见牙不见眼,立刻答应了他的要求。

    进了厨房,看见用土块垒的老灶,几人还担心沈三元不会用。不过他们完全是多虑了,沈三元面色沉稳,动作娴熟,显然已经和这口刚认识的灶台处成了老朋友。

    面板是用了多年的老面板,和好的面醒发一会儿,放在面板上揉,揉好后用刀将面团切分成三小块。

    沈三元捏起一块面团不停转动,使之揉成圆形面饼,接着从中间掏出一个洞,继续两手转动,揉成面条后断开揪成剂子。

    蓝于风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真心实意夸赞道:“沈三元,真有你的!揉个面团都这么有表演效果。”

    这时,张一、张二和赵濛洗完韭菜回来了。

    头刀的韭叶,菜叶最嫩。蓝于风的话也不全是恭维。洗好的韭菜还在滴着水,绿油油、嫩生生的,看着十分喜人。

    沈三元让他们把韭菜放在了帘子上,控干水分,接着打了几个鸡蛋,搅拌均匀,往热锅里一到,霎时白烟升起、香气弥漫。土鸡蛋加上农家自榨的花生油,这味道别提有多香、多浓郁了。

    鸡蛋炒成小碎块,拌入切好的韭菜里,接着滴入几滴香油、食盐。仅是如此简单的调味,就让馅子的香味变得丰富起来,浓郁的香气在满屋子里乱窜,勾得人人喉头滚动、口水直流。

    做好了馅料,沈三元将一个个面剂子擀成皮,另外几人自觉地开始拿起面皮子往里塞韭菜馅子。

    这一步倒不难,只需要在把韭菜馅夹在面皮上后对折起来,用力捏紧,不让馅子露出来就行。

    沈三元把锅洗了,点上火热上,待锅内的水分烤干后,把捏好的韭菜盒子一个个摆在上面,小火烙。时不时翻个面,将两面烙得均匀。

    韭菜盒子冒出香味后,几人心思浮动,几乎没办法再专注地捏手上的盒子。

    过了一会儿,沈三元道:“韭菜盒子烙好了,大家过来吃吧!”

    于是三人立刻把手里的面皮一放,迅速跑了过去。

    一人一个刚出锅的韭菜盒子拿在手上,热气腾腾的韭菜香味直往鼻子里钻。

    无油干烙的韭菜盒子,不像油煎的那样黄澄澄的美观,而是颜色较白,偶有一点焦黄。带着浅浅淡淡的炭火的气味。

    拿在手里清爽利落,吃在嘴里则是香味醇厚、余味绵长。

    韭菜、鸡蛋、香油,谁也不让谁,争相爆发出浓郁的香味,试图在嘴里斗个输赢。这场争斗,自然以味蕾得利,清爽的、焦香的、咸香的……可让它得到了一个大满足。

    五个人捧着韭菜盒子大口大口吃着,咬得脆响,空隙间,沈三元抬起头一看,厨房门口正站着大娘3岁的小孙子,穿着布褂,咂巴着嘴,清亮亮的口水从嘴角滴落下来,拉了个半米长。

    沈三元拿了布子给他抹干净脸,又洗干净那一双脏兮兮的小手,拿了个韭菜盒子递给他:“吃吧。”

    小孩儿也不认生,接过韭菜盒子就吃了起来。嘴张得大大的,要不是条件所限,恐怕一口就想把整个韭菜盒子包进嘴里。

    几个人吃了个半饱才想起正事:“我们拿什么工具盛去卖?去哪里卖?价钱定多少?”

    找这家的王大娘拿了几个圆盘状的竹编簸箕——这簸箕和蒸包子用的笼屉很像,但口径要大上许多,拿干净的布子垫了,接着把烙好的韭菜盒子一个一个摆在上面。

    又另外拿了个纱布往上一盖:“这样好,保温又不怕灰尘。”

    张一灵机一动,在簸箕上穿了两个孔,用绳子一穿,接着把绳子往脖子上一套,两手向前把着胸前的簸箕道:“怎么样?是不是有这味儿了?”

    其他四人朝他竖起大拇指:“像模像样的。”

    “价格呢?定多少?”

    沈三元拍了板:“3元一个,5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