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作精老太,别人逃荒我开荒 第16节(第2/3页)

能吃的东西,家里有粮心里不慌,才有心情搞基建。

    这处山脉连绵几个山峰,被村里人习惯叫五峰山。

    山上除去风化的石崖,多为黄土加砾石,土壤贫瘠,所以是耐旱耐贫瘠的青冈树为主,间杂一些灌木杂树。

    遇上少有的缺雨长冬,到现在还是一片枯败的荒凉。

    没有什么人参灵芝可以捡,也没有野菜能挖。

    但山峰间有山涧小溪,还有一些冲积出来小淤地,比起植被单调的山林,靠水的植物就更多样性。

    之前江枝从小满爷那里对这片山有了大致了解,于是先是找到干涸大半的水沟,再沿水边向山里走。

    这里以前偶有人出没,尚有一条小路可行。

    水沟两边的山崖刚开始还是枯草,渐渐的石壁上多了一些绿色。

    那是攀附在石头上的匍匐藤蔓,卵圆对生的叶片稀疏分布在地藤两侧,干干的伸展出来。

    江枝随口就叫出它的名字:地瓜藤,也叫地蜈蚣或者遍地金。

    换成草药名字又叫地枇杷。

    这种植物在大西南一带区域是最普通的地蔓植物。

    生长于疏林,沟边和旷野草丛,四季常绿,4-6月开花,6-9月结果。

    成熟的果实半埋在土里像一个个枇杷,棕红和暗红色,甜香诱人,掰开里面全是籽,也是山里孩子最喜欢的零食。

    每年暑假最热的时候,江枝都会到山里去摘地瓜果。

    地瓜藤除去可以当零食水果,也是冬天主妇们上山砍烧柴的目标。

    拿刀砍断主藤,反方向一拽,就是一个藤网,挽成一个个小捆子,晒干很是好烧。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国人的心中,每一种植物的存在总有不一样用途。

    没毒的都是食材,有毒的就是药材,又老又没毒还不能吃的就是木材。

    可这不被人看上眼的地瓜藤功能就多了,能吃能烧还能当药材,说浑身都是宝也不为过。

    地瓜藤能治肺热咳喘,水肿,风湿,跌打损伤等等。

    若是用成熟的果实3两熬水服用,可以治疗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

    用新鲜藤叶煎水清洗患处,治疗疥癣荨麻疹,口服煎药液则驱蛔虫。

    只是现在……江枝扯了一根地瓜藤在手,看着断端冒出来的白浆遗憾。

    现在时间不对,除了做烧柴没得用。

    因为要收集地瓜藤当药,需要在9-10月间,洗干净晒干备用。

    地瓜藤没用,江枝还是很快发现一种让她狂喜的植物。

    在水沟旁边的砂土地里,堆积着去年山洪冲来的枯草树枝。

    她把这些还没有完全腐烂的杂草扒开,本来想看看能不能找到冬眠的青蛙螃蟹,没想到映入眼帘的是一堆刚冒出头的红褐色芽尖。

    这东西对于西南人来说,几乎就是能上瘾的毒品。

    江枝马上放下背篓,就连锄头都舍不得用,取出镰刀趴在地上就开始从周围细细的挖。

    只看上面肥厚芽尖,她已经能预测下面根茎的粗细长短,肯定是霸王龙级别的,这放在以前,要挖断几根田埂才能找到。

    随着砂土层层剥落,里面的根也露出来,一排白嫩肥美的折耳根就像筷子直插地底。

    江枝赶紧向下挖,想看看究竟有多长多深,生怕碰断了这绝世珍品。

    这是真正的宝贝,药食同源,药效就不必说了。

    清热解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之良品,还能抗辐射,更是爱吃人士心中的神。

    她觉得在某些时候,挖鸡枞,挖折耳根和挖人参的膜拜式采挖动作基本一致。

    就是不知道住在海边的人,他们赶海时会不会也有这种心情。

    春天第一批折耳根就好像秋天第一杯奶茶,不是用来吃的,是发朋友圈炫耀用的。

    或许是装在篮子里走过左邻右舍,在羡慕嫉妒的询问中,淡淡回一句:在沟边挖的,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