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节(第4/6页)
在薪水待遇上,还是名片上,是货真价实的新人,在集训申请书上也有体现。如果有同仁觉得不公平,请他们直接上书我们上海am的人事总监立刻提升我的级别,最好也跟david提下意见,一直不给我晋升是否太不公平太不合理?我会很感谢他们。”
房间里又是一片笑声。
“我们c组是四个小组里平均睡眠时间最短的,最近两天去吃早餐的人只剩下三个人,其他人为了多半小时睡眠放弃了早餐。我们的小组作业得到导师们的认可,并不是因为我个人积累了许多实战经验,是因为我们把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作业内容上,而不是其他小组的进度、策略、方案上,更不是去探究其他小组每个成员的资历和经验。当然,在实战中,是有广告公司攻击对方主创人员的道德瑕疵造成舆论使客户放弃比稿邀约。如果提出投诉的同仁是在使用这样的策略,我接受,我反驳。但如果只是因为嫉妒,意图通过攻击我个人打压我们真个组,很抱歉,这种行为背离了am的企业文化,我谴责,我反对,我抗议,并且深表遗憾。”
导师组全票通过斯江继续作为c组成员参与大比稿,而这次投诉,自然只是“策略”而非“针对性的攻击”,四个小组的成员们在餐厅里依然笑语晏晏十分和乐。
第465章
最后一天,四个小组分别命名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将要面对导师组扮演的客户提出自己公司的完整提案。
这次集训大比稿的模拟客户是北京三元牛奶,斯江对其几乎一无所知,各组所获得的资料是简单的品牌历史和产品照片,以及比稿要求。比稿提案需要包括策略、创意、主视觉系统,tvc脚本的分镜头稿,还有上市活动和媒介策略等。这时每组都有的北京人就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北京大妞盛丽和斯南同岁,盘腿坐在床上跟大家绘声绘色地描述:“我打小就会天天提着小奶筐去大院儿的传达室拿牛奶,咱家家都有一张奶卡,传达室的大爷会在上头盖一红戳,得,完成任务,开开心心回家去,风雨无阻一天不落。不是我吹,斯江,我们三元的奶真比你们光明好喝。”
上海的同事们嘘声四起。广州女孩许涵站了起来:“我们广州的风行才好喝,从细饮到大,你们看我是不是不算高?但一米六二的我已经是我家最高的人了,全靠我妈一句咒语‘饮奶喇,会生高?’在我耳边念了二十五年,别笑啊你们,我妈148,我爸160,实际我估计他只有158,欸——算了,随便你们怎么笑啦。所以这次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喝好牛奶会长得更高这个角度出发?”
“这个角度会不会更合适儿童牛奶?”斯江想了想,“我听你们这么描述,第一感觉就是牛奶和家庭记忆以及未来期许相关联——”
“哇!”许涵两眼放光,“对对对,我看见牛奶就会想起我妈!”
“这个创意好,以家庭为出发点更合适。”盛丽一巴掌拍在大腿上。
北京的另一位男同事疑惑地问:“这个月北京牛奶公司整合了奶业资源和麦当劳的百分之五十股份成立了三元食品,计划引入德国瑞典等先进国家的进口全自动设备生产利乐包装的牛奶——什么叫利乐包装?”
“上海东方商厦的超市有卖利乐包装的饮料,这个包装材料是由纸、铝和塑料组成的复合纸,能阻隔空气与光线,让饮料的保质期更长。”斯江解释道。
广州公司一位寡言少语的男同事点头:“香港六十年代就很流行利乐包了,方便。这说明北京三元有野心,不只是要深耕北京和周边省市的市场,还想要面对全国更广阔的市场。”
大家一致同意斯江的创意灵感,计划把小组提案的核心定位在家庭主题上,牛奶作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接纽带出现,接着讨论的是广告中该出现那些家庭成员,反映哪种家庭关系。最能打动潜在顾客的是父母子女还是兄弟姐妹?又或者是隔代情?
半小时后,斯江提出的创意脚本是祖孙情,将三十年的历史变迁融入广告,七十年代初,牙牙学语的女婴饿急了大哭,大风大雨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房间里又是一片笑声。
“我们c组是四个小组里平均睡眠时间最短的,最近两天去吃早餐的人只剩下三个人,其他人为了多半小时睡眠放弃了早餐。我们的小组作业得到导师们的认可,并不是因为我个人积累了许多实战经验,是因为我们把精力都放在了自己的作业内容上,而不是其他小组的进度、策略、方案上,更不是去探究其他小组每个成员的资历和经验。当然,在实战中,是有广告公司攻击对方主创人员的道德瑕疵造成舆论使客户放弃比稿邀约。如果提出投诉的同仁是在使用这样的策略,我接受,我反驳。但如果只是因为嫉妒,意图通过攻击我个人打压我们真个组,很抱歉,这种行为背离了am的企业文化,我谴责,我反对,我抗议,并且深表遗憾。”
导师组全票通过斯江继续作为c组成员参与大比稿,而这次投诉,自然只是“策略”而非“针对性的攻击”,四个小组的成员们在餐厅里依然笑语晏晏十分和乐。
第465章
最后一天,四个小组分别命名了自己的广告公司,将要面对导师组扮演的客户提出自己公司的完整提案。
这次集训大比稿的模拟客户是北京三元牛奶,斯江对其几乎一无所知,各组所获得的资料是简单的品牌历史和产品照片,以及比稿要求。比稿提案需要包括策略、创意、主视觉系统,tvc脚本的分镜头稿,还有上市活动和媒介策略等。这时每组都有的北京人就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
北京大妞盛丽和斯南同岁,盘腿坐在床上跟大家绘声绘色地描述:“我打小就会天天提着小奶筐去大院儿的传达室拿牛奶,咱家家都有一张奶卡,传达室的大爷会在上头盖一红戳,得,完成任务,开开心心回家去,风雨无阻一天不落。不是我吹,斯江,我们三元的奶真比你们光明好喝。”
上海的同事们嘘声四起。广州女孩许涵站了起来:“我们广州的风行才好喝,从细饮到大,你们看我是不是不算高?但一米六二的我已经是我家最高的人了,全靠我妈一句咒语‘饮奶喇,会生高?’在我耳边念了二十五年,别笑啊你们,我妈148,我爸160,实际我估计他只有158,欸——算了,随便你们怎么笑啦。所以这次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喝好牛奶会长得更高这个角度出发?”
“这个角度会不会更合适儿童牛奶?”斯江想了想,“我听你们这么描述,第一感觉就是牛奶和家庭记忆以及未来期许相关联——”
“哇!”许涵两眼放光,“对对对,我看见牛奶就会想起我妈!”
“这个创意好,以家庭为出发点更合适。”盛丽一巴掌拍在大腿上。
北京的另一位男同事疑惑地问:“这个月北京牛奶公司整合了奶业资源和麦当劳的百分之五十股份成立了三元食品,计划引入德国瑞典等先进国家的进口全自动设备生产利乐包装的牛奶——什么叫利乐包装?”
“上海东方商厦的超市有卖利乐包装的饮料,这个包装材料是由纸、铝和塑料组成的复合纸,能阻隔空气与光线,让饮料的保质期更长。”斯江解释道。
广州公司一位寡言少语的男同事点头:“香港六十年代就很流行利乐包了,方便。这说明北京三元有野心,不只是要深耕北京和周边省市的市场,还想要面对全国更广阔的市场。”
大家一致同意斯江的创意灵感,计划把小组提案的核心定位在家庭主题上,牛奶作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接纽带出现,接着讨论的是广告中该出现那些家庭成员,反映哪种家庭关系。最能打动潜在顾客的是父母子女还是兄弟姐妹?又或者是隔代情?
半小时后,斯江提出的创意脚本是祖孙情,将三十年的历史变迁融入广告,七十年代初,牙牙学语的女婴饿急了大哭,大风大雨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