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节(第2/4页)

阿娘不响了,看了看斯江的眼色,接过水貂围在了自己脖子上:“侬覅吵了,围巾谁也不给,好了伐?”

    斯淇回头一看,哭得更凶了。

    陈东海买了点熟食回来,听女儿哭诉了一番,反而又凶了她几句,怪她不懂事。

    “你才几岁,就晓得什么是嫁妆了?瞎三话四,阿娘是斯江的阿娘,也是你的阿娘,有嫁妆也不会少你一份的,哭哭哭,就晓得哭,嘴巴甜一点,事体多做点呀,向阿姐学着点,懂伐?戆小宁!”

    阿娘胸口一闷,索性不言语了,坐在躺椅上闭着眼晒太阳,手指头梳过滑润的貂毛,一下又一下,一下又一下。

    ——

    方树人接到顾北武的电话时,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

    “侬好,过年好——侬回来上海了?”

    知道顾北武竟然收到了那封信,方树人立刻背过身去,面孔血血红:“对勿起!真是对勿起——”

    “哦,方便的,好,没事体,等些见。”

    她挂了电话,匆匆忙忙套上大衣系围巾。

    “咦,树人你要去哪里?”唐思成刚从单位下班回来,和她撞了个正着。

    “学校有点事,我去去就回。”

    “早点回来吃晚饭,我从食堂买了焗黄豆。”

    “好。”

    方树人弯腰套靴子,到了傍晚脚有点肿胀,靴子左右套不进去。唐思成笑着蹲下身,把她的脚连着靴子架在了自己膝盖上,用力顶了上去。

    “好了,回来脱的时候你叫我一声,我帮你脱,你腰不好,别硬撑,扭伤了不划算。”

    方树人视线落在他膝盖处的半个鞋印上,默了默,应了一声“嗯。”

    唐思成透过八角窗,看着妻子匆匆远去的背影,突然发现院子里的一排白茶花开得正好。家里的水仙还没谢,余香不息,茶几上的一盆昙花结了九个花骨朵,用丈母娘的话说,百年一遇的好事情。他从包里掏出借来的摄像机,定好位置,确保九个花骨朵都在镜头里才松了口气。

    方太太推门进来,把手里的托盘搁在玄关的柜子上换拖鞋:“嗳?树人呢?”

    “她学校有点事,等下就回来吃晚饭。”唐思成把茶几上没挂好的话筒拎起来听了听,对面只有嘟嘟嘟的声音,他吸了口气,把电话挂回去,又拎起来听了听,这次嘟声正常了。

    “唉,教研组长有什么好当的,大过年的也不放人轻松,来,银耳汤趁热喝了,唐欢呢?又去陈斯南家复习功课了?”

    “好像是说去区图书馆了,”唐思成把《新民晚报》展开又收起,“妈,树人——后来还有跟你说那个事吗?”

    方太太一怔,有点尴尬地端起自己那份银耳汤,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的确滚滚烫,从嘴里一路烫进心里。

    “说过一些。”

    唐思成捏着碗低下了头。

    “小唐,我说几句真心话,你不要难过,”方太太搁下汤勺抬起了头,“当初我看中你做我家女婿,就是看中了你一个人在上海,没那种乱七八糟一大家子的事,不是说一大家子不好,是树人不合适。而且树人结婚前跟你说过的吧?她是不要生小孩的。”

    “说过的。”唐思成理亏了小半年,越想越理亏。

    “后来你们结婚了,你老家事情多不多,你自己说说看。”

    “多的,是委屈树人了。”唐思成脸上发热,现在回想,他是太天真了点,当时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那我家树人有没有不上路过?给过你家里人脸色看伐?你们求的事情没应承过伐?”方太太叹了口气。

    “没,树人是个好媳妇,好得不能再好了。”唐思成放下碗,捂住面孔按了按,手心里滚滚烫,“是我不好。”

    方太太点到为止,不再多言,这个女婿人是好的,但是这世道,总是好人受欺负的多,家里家外都一样,她总不能看着女儿委屈膈应一辈子。

    ——

    静安寺对面愚园路路口,昔日的百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