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策反东突厥(第3/8页)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的道理,“但不知你家大汗意欲何为?”
使臣本想婉转表述处罗的用意,如今启民单刀直入发问,也就不得不直说了:“大汗,想我突厥原居河套之地,为汉人武力摧残,而移居东西僻壤。辱族之恨,我家大汗刻骨铭心,旦夕未忘。而今我东西两支皆兵强马壮,正可东西夹击,吃掉隋土,击败杨广,则三百年世仇可报,中原肥土沃野可任我等纵横,不知大汗以为然否?”
启民心中冷笑,暗说,我就料定处罗不会有好事,原来是拉我反隋,若上他的贼船,那是非船毁人亡不可。启民微带笑意:“贵使之言,甚合吾意,灭隋复仇亦我所愿也。惟眼下我处战马尚且不壮,粮草尚且不足,弓弩尚需添制,故而需暂缓一时,待我处准备停当,再同时发兵反隋。”
使臣明白这是启民在用缓兵计,深入下去说:“大汗,隋兵吞下南陈后,野心愈发膨胀,又已吞并小国二十余。下一步就要犯我突厥,汉人谓先下手为强,若不先发制人,日后必受其害,那时将悔之晚矣。”
“使臣之言甚为有理,我当抓紧准备,力争早日出兵。”启民表面敷衍,实则是无限期拖延。
“父汗之言不妥。”启民长子始毕在帐后已偷听多时,忍不住闯上帐来。
“放肆!”启民甚是不悦,“客人面前,如此无礼,成何体统!”
“父汗,请恕儿臣失礼。”始毕干政的欲望极其强烈,“但儿臣不能不说,使臣所论甚为有理,为我突厥生存,理当主动出击。”
“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本汗又何尝说过不出兵,只是暂缓而已。”
“明眼人谁看不出,父汗此乃搪塞推托之遁词。”
使臣自然高兴,始毕说出了他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
启民却是气得脸色发青:“畜牲,在此胡言乱语,分明缺少家教。来呀,叉出帐去!”
始毕脸上无光,但也免不了被武士推走。
使臣不甘使命落空:“大汗,王子之言未必无道理……”
启民打断他的话:“贵使,万里奔波多受旅途颠簸之苦,且请去休息。”
忽山当然理解主人的心思,对使臣伸手礼让:“请。”
使臣不好再说,只得退出。
启民长长松口气:“真是烦死人了。”这一阵应酬,他已又是汗流浃背。
执事入内,在忽山耳边悄声说着什么。
启民顿时生疑:“有何见不得人之事,却要咬耳朵嘀咕。”
“大汗息怒,”忽山回奏,“执事见大汗过于操劳,不忍再行打扰,方向为臣报告。”
“怎么,有大事瞒着本汗?”
“隋国特使、礼部尚书杨玄感已到榆林。”忽山说,“大汗刚刚接待过西使,业已劳累,且由为臣陪杨玄感去驿舍安歇,为臣再设法探听一下他此行目的,然后再作区处。”
“不可,”启民立时打起精神,“天朝大国派来特使,且为隋国朝廷显贵,岂可怠慢,快快有请。”“可是,大汗的身体……”忽山在犹豫。
“不妨事,”启民已有几分不耐烦,“你身为重臣,应当明白,隋国开罪不得,对杨玄感要给予最高礼遇。”
忽山领旨,恭恭敬敬把杨玄感迎入宝帐,启民已下座立候。让座,献茶已毕,启民首先寒暄:“杨大人,万岁圣体可好,大隋一定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吧!”
“借大汗吉言,我朝一切均好。”杨玄感胸怀异志,他在察颜观色,“万岁吗,更是精力旺盛,近日正率嫔妃百官乘船下扬州。”
“好,好,万岁不顾暑热和舟楫之苦,南iati恤民情,实明君也。”启民极尽溢美之词。
“万岁倒是玩得高兴,不想乐极生悲。”杨玄感顿下不说了。
启民摸不透他的用意:“莫非有何意外不成?”
“契丹十万精兵,突袭我营州,五千将士阵亡,营州失守。”
“有这等事?”启民心中核计,杨玄感此行难道就为这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使臣本想婉转表述处罗的用意,如今启民单刀直入发问,也就不得不直说了:“大汗,想我突厥原居河套之地,为汉人武力摧残,而移居东西僻壤。辱族之恨,我家大汗刻骨铭心,旦夕未忘。而今我东西两支皆兵强马壮,正可东西夹击,吃掉隋土,击败杨广,则三百年世仇可报,中原肥土沃野可任我等纵横,不知大汗以为然否?”
启民心中冷笑,暗说,我就料定处罗不会有好事,原来是拉我反隋,若上他的贼船,那是非船毁人亡不可。启民微带笑意:“贵使之言,甚合吾意,灭隋复仇亦我所愿也。惟眼下我处战马尚且不壮,粮草尚且不足,弓弩尚需添制,故而需暂缓一时,待我处准备停当,再同时发兵反隋。”
使臣明白这是启民在用缓兵计,深入下去说:“大汗,隋兵吞下南陈后,野心愈发膨胀,又已吞并小国二十余。下一步就要犯我突厥,汉人谓先下手为强,若不先发制人,日后必受其害,那时将悔之晚矣。”
“使臣之言甚为有理,我当抓紧准备,力争早日出兵。”启民表面敷衍,实则是无限期拖延。
“父汗之言不妥。”启民长子始毕在帐后已偷听多时,忍不住闯上帐来。
“放肆!”启民甚是不悦,“客人面前,如此无礼,成何体统!”
“父汗,请恕儿臣失礼。”始毕干政的欲望极其强烈,“但儿臣不能不说,使臣所论甚为有理,为我突厥生存,理当主动出击。”
“你小小年纪懂得什么!本汗又何尝说过不出兵,只是暂缓而已。”
“明眼人谁看不出,父汗此乃搪塞推托之遁词。”
使臣自然高兴,始毕说出了他想说而又不敢说的话。
启民却是气得脸色发青:“畜牲,在此胡言乱语,分明缺少家教。来呀,叉出帐去!”
始毕脸上无光,但也免不了被武士推走。
使臣不甘使命落空:“大汗,王子之言未必无道理……”
启民打断他的话:“贵使,万里奔波多受旅途颠簸之苦,且请去休息。”
忽山当然理解主人的心思,对使臣伸手礼让:“请。”
使臣不好再说,只得退出。
启民长长松口气:“真是烦死人了。”这一阵应酬,他已又是汗流浃背。
执事入内,在忽山耳边悄声说着什么。
启民顿时生疑:“有何见不得人之事,却要咬耳朵嘀咕。”
“大汗息怒,”忽山回奏,“执事见大汗过于操劳,不忍再行打扰,方向为臣报告。”
“怎么,有大事瞒着本汗?”
“隋国特使、礼部尚书杨玄感已到榆林。”忽山说,“大汗刚刚接待过西使,业已劳累,且由为臣陪杨玄感去驿舍安歇,为臣再设法探听一下他此行目的,然后再作区处。”
“不可,”启民立时打起精神,“天朝大国派来特使,且为隋国朝廷显贵,岂可怠慢,快快有请。”“可是,大汗的身体……”忽山在犹豫。
“不妨事,”启民已有几分不耐烦,“你身为重臣,应当明白,隋国开罪不得,对杨玄感要给予最高礼遇。”
忽山领旨,恭恭敬敬把杨玄感迎入宝帐,启民已下座立候。让座,献茶已毕,启民首先寒暄:“杨大人,万岁圣体可好,大隋一定是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吧!”
“借大汗吉言,我朝一切均好。”杨玄感胸怀异志,他在察颜观色,“万岁吗,更是精力旺盛,近日正率嫔妃百官乘船下扬州。”
“好,好,万岁不顾暑热和舟楫之苦,南iati恤民情,实明君也。”启民极尽溢美之词。
“万岁倒是玩得高兴,不想乐极生悲。”杨玄感顿下不说了。
启民摸不透他的用意:“莫非有何意外不成?”
“契丹十万精兵,突袭我营州,五千将士阵亡,营州失守。”
“有这等事?”启民心中核计,杨玄感此行难道就为这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