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私访瘦西湖(第5/8页)

,连斩匪众数十人,实栋梁之才也。”

    文帝听后又喜又不放心:“韩擒虎,你收受晋王多少好处,如此为他美言?”

    “万岁,为臣领圣上密旨,足见圣上倚重,怎敢谎言蒙蔽圣聪。所奏如有半点虚妄,甘愿领杀头之罪。”

    “好,好,韩将军辛苦了,出宫休息去吧。”

    韩擒虎走了,但文帝却依然不想休息。人就是这样奇怪,当期待的事情成为现实时,又往往难以相信,文帝此刻的心情就是这样。杨广若真如李渊、韩擒虎所说,无疑是大隋社稷洪福,但愿这一切都是真的。这位开国皇帝,对是否让杨广做继承人仍然难下决心。

    旌旗飘飘,车轮滚滚,战马萧萧,杨广率得胜之师到达长安。十七名匪首被逐一押在囚车中,这些活的战利品,向人们展示着晋王的战绩和武功。杨广高踞白龙马上,英姿俊伟,满面春风,不停向围观的百姓送去善意的微笑,引得群众啧啧称羡:“哈!真是一表人才。”“好和气啊。”“久闻晋王文武双全,平了南陈又平嵩山之乱,大隋天下后继有人哪。”

    宇文述乘马就在杨广侧后,听到这些议论对杨广说:“民心至为重要,千岁已占有民心,当再接再励。”

    杨广并未答话,他见人群中有一须发皆白的老者,勒缰下马对老者一揖:“老丈高寿了?”

    老者惊喜交加:“老朽八十有五。”

    “老人家年事虽高,精神矍铄,还要多加保重。”杨广说着,把身披的锦袍摘下披在老者身上,“不比年轻,注意冷暖。”

    老者感动得热泪湿襟:“千岁!千千岁!”

    杨广继续乘马前进,这才以问代答与宇文述说:“如何?”

    “理当如此。”宇文述大为赞赏,“千岁就当这样收取民心。”

    大军在城外扎营,杨广只带亲随进城。到得晋王府,王义已押着数十辆财宝车先行到达。杨广一见王义便问:“你是如何进城?”

    “千岁放心,小人是把车队化整为零,分批分别从四个城门入城,绝不会引人注意。”

    杨广满意地笑了:“很好,甚合吾意。如今成功在即,更要处处小心,以免功亏一篑。”

    宇文述叹服:“千岁虑事周密,下官佩服之至。”

    王义问:“千岁,为娘娘准备的三车礼物已在待命,是否马上送去?”

    “不急,暂且停放在后院。”

    王义大惑不解:“千岁向来都是到京后立即拜见娘娘,并送去厚礼。此番多亏娘娘运筹,才继立太子有望,怎么反倒不去看望娘娘呢?”

    “相机行事,方为上策。”杨广明确告知,“今天肯定是不去了,至于明日,看情形再定。”

    宇文述也觉不解:“那么,千岁把今天作何安排呢?”

    “先生为我备办一份礼物,我去看望一位手足兄弟。”

    “当去看一看汉王杨谅,”宇文述表示赞同,“他兵败嵩山,你全胜凯旋,汉王心中必然不是滋味,看他礼到,以免生忌。只是他本千岁小弟,似乎不必急于探望,还当先去娘娘那里。”

    “宇文先生,你误会了,本王并非去看汉王,而是专程拜望被废为庶民的杨勇。”

    “什么!”宇文述大为意外。

    王义则惊问:“千岁,你疯了?”

    杨广狡诘地一笑:“同胞手足,杨勇如今正在难中,我理当关心嘛。”

    王义愤愤然:“千岁,你这样卖力地讨好杨勇,娘娘知道该作何感想?”

    宇文述却已明白了杨广的心思:“千岁所为实乃奇着,只是万一娘娘不理解而翻脸,千岁可就一盘棋全砸了。”

    “待本王当面说清,娘娘是会理解的。”杨广之意已决,“先生为我准备礼品去吧。”

    宇文述不好再说什么,筹办礼物去了。王义依然想不通,脸上一直阴着天。

    而今的太子府,完全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不只门前冷落车马稀,就连府内也如废弃的庄园一样冷清。百尺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