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藏身琉璃井(第2/7页)

丽华惊叹出声:“哇!”

    盒里是一尊“七宝玉观音”。五颜六色的宝石,把玉琢的观音大士装扮得美艳绝伦。

    “确是罕见的宝物!”陈叔宝放在手心仔细把玩。

    沈客卿岂肯落后,打开一个黄绫卷,展开一轴“瑶池夜宴图”。这幅图全用金线织就,图上圆月为夜明珠镶嵌,星辰系红绿宝石点缀,王母栩栩如生,众仙神采奕奕。

    孔贵人娇声赞赏:“啊!太美了。”

    陈叔宝是个行家:“两件宝物巧夺天工,希世奇珍,非民间所有,你二人是如何得来?”

    “是从长安来的客商手中购得。”沈客卿抢答。

    施文庆补充:“据说是隋国宫中之物,被太监盗卖到民间。”

    陈叔宝心有疑虑:“孤适才闻报,隋国六十万大军已把长江北岸封锁,大战在即,焉能还有客商过江?”

    “万岁不信,召来客商当面询问便知。”施文庆提议。

    沈客卿佐证:“万岁,隋国大军到了江北,纯属无稽之谈,近日从江北来的客商,仅建康就有数百之多。”

    “这就怪了。”陈叔宝决心弄个明白,“你二人把江北客商尽数找来,孤要问隋兵进犯情况,也要选购珍玩异宝。”

    施文庆、沈客卿齐声回答:“臣遵旨。”

    二人刚走,张、孔二贵人就分别把“七宝玉观音”和“瑶池夜宴图”抢在手中,据为己有了。

    一个时辰后,几十名江北客商齐集光明殿,他们都是杨广派来的奸细,可叹陈国君臣丝毫不知。客商们当堂展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奇珍异宝,真可谓件件皆精品,物物价连城。陈叔宝堪称鉴赏家,充盈的府库使他不吝巨金悉数收购,并且当即分赏与诸淑媛、昭仪、婕妤等嫔妃,五名宠臣也都得到了赏赐。

    袁宪得到一尊赤金点翠镶珠博山香炉,犹如怀中抱一只刺猬,他实在耐不住了:“万岁,江防告急,军情如火,不能置之不理啊!”

    陈叔宝这时才想起正事,询问客商:“你们俱从江北来,可知隋军渡江迹象?”

    “什么?隋军渡江?”胖客商似乎感到可笑,“万岁,江北哪有隋军?”

    袁宪大惑不解:“你们胡说,杨广六十万大军进抵江北,难道你们视而不见?”

    瘦客商笑了一阵后说:“六十万大军?笑话!我从采石过江,只有两个守军,袁大人真是见鬼了。”

    众客商七嘴八舌纷纷开言:“我们分别从各渡口过江,何曾见增加一兵一卒。”

    ……

    客商们走了,陈叔宝也心中有数了。他笑问袁宪:“如何?徐子建显然是谎报军情。”

    袁宪力争:“万岁,客商之言不足为凭,徐子建绝不敢拿军情开玩笑。”

    阳慧郎说:“袁大人,几十名客商江北各地,若果如徐子建所说,杨广怕泄露军情,必然封锁江岸,怎会还有这许多客商来到建康?可见,徐子建的谎言已不攻自破。”

    袁宪极力反驳:“阳大人所论不妥,徐子建身为边将,肩负重任,他无故编造隋军犯境的谎言又有何益?”

    徐哲一笑:“边将邀功,虚张声势,历朝有之。”

    陈叔宝已完全倾向五大臣:“袁卿,天下本无事,何需庸人自扰之呵。”

    袁宪忠心不泯:“臣请万岁三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陈叔宝现出不悦:“袁卿,你太固执,也太啰唆了!”

    施文庆奏道:“万岁,臣有一万全之策,何不派袁大人去采石走一遭,以明虚实。”

    陈叔宝恨不得袁宪马上离开,当即准奏:“袁卿可即日起程。”

    袁宪倒是不避风险不辞辛苦,愉快应承:“臣遵旨。”

    袁宪急如星火赶赴前线去了,建康宫中,陈叔宝君臣就像什么事也未发生,照常宴饮歌舞欢乐。

    杨广的寿春行辕,依然热闹非凡。派往江南的客商,大部分留下以待日后为隋军内应。十几名头目返回,向杨广报告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