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鱼 第275节(第3/4页)

    今年关中粮荒是必然的了,秦鱼道:“诸君所献之策已十分详实,孤再添一个:仿照六国王宫兴建咸阳宫殿群”

    群臣大惊,大宗正出言道:“正是粮荒在即,民力疲乏之时,此时既要疏浚渭水河道,又要兴建宫殿,同时征发这么多的劳役,会不会太过靡费?”

    秦鱼纠正道:“不是只疏浚渭水,还要同时拓宽河渠,加快修建沟通泾水和北洛水的沟渠,若是当地有需要修建的田渠也可报上来,趁机加紧修建。”

    “这......”

    朝臣们面面相觑,但也有若有所思的,汤榆和谈鸣都同时上前一步站出,两人对视一眼,汤榆笑笑退后,将发言的机会让给了谈鸣。

    谈鸣对汤榆拱手致谢,然后站出来道:“昔日齐景公时齐国也曾发生了□□,为了解决齐国此次危机,当时的齐相晏子便请求向民众发放粮粟,齐景公不许,晏子便请求为齐景公征召民夫修建楼台殿宇,此殿宇修建了整整三年,征召民夫无数,让齐国庶民渡过了那次饥荒。臣斗胆猜测,安平侯是想借先贤之法,借用赋闲在家的民力,为大王修建殿宇,为秦国兴修水利,这样,黔首有粮吃,有工做,就不会聚众斗殴,国家就可平稳,于此同时,大王也获得了华美的殿宇,秦国也有了便利的水利,一举三得。”

    秦鱼笑道:“不错,君之言正是孤之意,诸君以为如何?”

    众大臣嗡嗡嗡的商议了起来,有支持的,自然也有不支持的,觉着秦鱼此举动作太大,秦国今年肯定是粮荒,明年呢?后年呢?

    秦国能一直入不敷出的支撑这么久吗?

    秦王政也很好奇,趁大臣们议论的时候,问秦鱼:“叔祖怎么突然就想着要修建宫殿了?”

    秦鱼笑道:“大王如今已年至十七,该开始扩修宫殿,迎娶妃嫔,开枝散叶了。”

    啊这,叔祖,您是认真的吗?!!

    第235章 应对

    给秦王政修宫殿娶妃嫔只是一个玩笑借口,实际原因是渭水北岸的咸阳宫历经百一十年,早就需要大修了。

    秦献公迁都栎阳,命大臣修建了栎阳王宫,后到秦孝公,他要迁都咸阳,便命当时的大良造卫鞅督建了现在的咸阳王宫。

    但凭空修建一座宫殿不是一朝一夕就能修建完成的,秦孝公临终前咸阳王宫都没有建完,新即位的秦惠文王都没有个正式的王宫来处理朝政,接见各国使臣。

    秦国居然都没有一座像样的王宫来供君王居住,这在当时受到了诸侯各国的鄙夷,于是秦惠文王便在渭水南岸仿照楚国的章华宫的样式修建了章台宫。

    现在秦国的章台宫就是在此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渭水北岸的咸阳王宫修建完成后,这里就成了秦惠文王、宣太后、秦昭襄王三代掌权者长居之所,章台宫也就成了别宫。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章台宫建成背景原因,此后章台宫便经常用于接见各国使臣之所,比如秦昭襄王时蔺相如献和氏璧就是在章台宫,外国使臣苏秦向楚威王介绍秦国的时候也是说“......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后来楚怀王被骗入秦也是住在章台宫,后更是在此囚禁致死。

    因为是别宫,是君王偶尔来居住散心之所,是以章台宫时不时的就会扩修,建造新式的宫台楼宇以供君王赏玩。

    尤其是秦昭襄王后期,章台宫曾经一度推倒重建。

    因为那个时候秦鱼给国府增财无数,秦昭襄王的小私库更是满的都要溢出来了,装金银财宝的府库更是建了一座又一座,加之随着煤炭的深度提炼和全面应用,窑炉的温度急速提升,烧窑成本的降低和高出窑率让大规模的烧制可以埋在地下的大型陶管不再是问题。

    这有钱有闲又有新的技术加持,再加上白起在三晋之地屡建战功,俘虏无数,秦昭襄王连征召民夫都不用,就有大量的人力给他修宫宇。

    新修成的章台宫不仅地上宫殿华美壮阔非常,地下用粗陶管铺设地下排水和取暖网络更是四通八达,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