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节(第2/3页)

套表演方式,那就好比用同一枚铁钉不断钉入新的岩石,而且内心需求进步的向上感会让她试图一次比一次更深入。

    那么总有一天,这根铁钉会……”

    迟立接续宋衍的未尽之语:“折断。”

    然后提问道:“如果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呢?”

    “不再表演,或者控制深入探索的本能,再或者改变自己的表演方式,后两种很难实现,表演再怎么讲究方式方法,它本质上依然是个非常需要天赋配合的活动,决定怎么演这件事其实是先在大脑内部发生的,先有思维上的想象和模拟,后有肢体与表情的展现,人要怎么才能控制自己想象力和思维惯性呢?几乎做不到。”

    迟立思索片刻,很笃定地说道:“她现在不会同意第一个办法的。”

    宋衍点头,“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迟念现在明显是上瘾状态,表演就是毒/品,吸/毒的人也清楚毒/品会带给自己什么,但是还是无法控制自己。她被陈罔市困扰,可也对陈罔市痴迷。

    《螳》不是一次完成,而是一次体验,这次体验对她而言不是完满,是期待,期待下一次表演再次激活这种体验。

    或许可以尝试从另一种角度来描述这件事。

    这个世界上,有信宗教的人,也有不信宗教的人,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会具有与生俱来的宗教性,我习惯把人类生来就具有的一种本能倾向,归结为宗教性。

    它代表一种向往深刻和超越的生命体验,纯粹的生命能量,完美精神层次的感觉,没有哪个宗教不是如此,即使是不以宗教为名的其他精神追求也是如此,比如儒家,道家,古希腊罗马的哲学……

    当代人信教的愈来愈少,宗教的神圣和权威也不断被削弱,但是宗教性不会灭绝,很多人只是把宗教性寄托在了别的地方。

    比如事业、爱情、家庭……

    还有当下流行的拜物主义、拜金主义也是如此。

    年轻女孩信奉美貌的力量、很多男性坚信权力的可靠性、一些人顺从世俗层面的道德标准并坚信它牢不可破……

    这些都是宗教性映射在人的心灵上所发生的不同信念。

    而对迟念来说,她无意中把自己的宗教性倾向寄托在了表演上。

    它驱使她体验更深,不断向完美进发,虽然我们和她都明白这是不可得的,但是这种倾向与生俱来,它很容易洒下种子,然后生根发芽。”

    迟立听完宋衍的话,用复杂的眼神看向宋衍,仔细地打量着这个俊美的青年。

    “我觉得你很了解她。”

    “因为我是近几年里离她最近的那个人。”

    “那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我不知道。”

    “那我们俩为什么要展开这次谈话呢,为的是知道双方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么?”

    宋衍听完笑了,他的笑容非常动人,如同阳光下碎裂开来的薄冰般晃人眼目,让迟立不由自主失神了片刻。

    等她回过神来,感叹道:“我的傻姑娘只有挑男朋友长相的时候眼光一流,你这孩子别的不谈,样貌真是养眼,其实小顾也不错,只不过他是另一种风格。”

    这话宋衍不知道该怎么接,迟念确实是个实打实的颜控,宋衍怀疑这遗传自迟立,迟立从来都只喜欢漂亮男人做男友。

    于是只能试图把话题拉回来,“其实您会到这里来,就胜过一切了。”

    迟立没听明白宋衍话,眸中闪过疑惑。

    宋衍补充道:“就像我能不能解决迟念的问题,对迟念来说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怎么样,我会陪在她身边。”

    迟立了然,宋衍的意思是迟念需要的不是让别人帮她解决她此刻面对的东西,况且也没有人能替她做到这一点。

    她作为母亲,选择第一时间来到女儿身边,已经胜过万语千言。

    这让迟立觉得舒服了一点,也有心情再揶揄一下宋衍。

    “原来你话挺多的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