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第2/3页)

儿热度,而且听起来就让人觉得这项目很高雅,于是郑济生就被送去学花滑了。

    姜离不一样,她爸遇上了当时的国企下岗大潮,从工作的企业领了笔不多的工龄买断费就下岗了,一家人当时日子过得很紧巴。

    而姜离她妈觉得这日子过的实在没滋味,趁着自己还没有彻底人老珠黄,跟着一个南方来的买卖人跑了,从此生死不知,反正丈夫和女儿都被她撇下了。

    妈妈走了,只剩下父女俩相依为命,蜗居在老城区一栋五十坪的单位安置房里。

    冬天的松花江结冰结得厚实,时常有人开着大吉普车直接从冰面上抄近道过江。

    所以每年封江以后,江面上就有人圈地搞天然冰场,出租滑冰鞋,还有狗拉雪橇,挣点钱花。

    其实这些全是糊弄外地游客的,本地人有双冰鞋,会滑就行,不用掏钱,也犯不着,冬天的哈尔滨,别的不好找,冰场那简直遍地都是。

    姜离就是跟朋友在江面上滑冰的时候被教练注意到的。

    得益于国家体制,运动员私人要出的费用不多,姜离被教练拉到室内冰场试训了两天,然后就被介绍进省里的少年队。

    她很有天赋,进步飞快,从参加比赛开始,国内赛事,就没拿过第二名。

    十五岁的时候,她拿到了世青赛冠军,然后迎来了发育关,发育关对姜离不太友好,她身高长得很快,体型进一步发育,原本轻松能做到的跳跃动作变得艰难起来,要重新适应重心变化,保持稳定性。

    姜离靠着一股韧劲硬生生熬过来,从此成为了国内女单的最大希望。

    她天生跳跃好,能上难度,在艺术表现力这个国内选手大多不具备的方面也很有天赋。

    早期很擅长模仿西方选手,风格明艳奔放的曲子上手很快,没有东方选手容易有的羞涩,她在冰场上放的很开,这一点使她的表演非常对评委的口味。

    即使是被各国选手快要滑烂掉的《卡门》也能被当时年纪不算大的姜离演绎的淋漓尽致,风情万种。

    她是国内女单的一个奇迹。

    17岁,姜离凭借《骷髅之舞》拿到了世锦赛冠军。

    19岁,一曲《鹤唳华亭》,拿到奥运会金牌。

    郑济生是跟姜离同期的花滑选手,他是她的恋人。

    队内禁止队员谈恋爱,只能偷偷谈。

    姜离是当时花滑国家队的宝贝,在她一次又一次的精彩表演之下,所有人眼里只能看到姜离。

    花滑国家队所有选手全都被笼罩在姜离的阴影之下。

    嫉妒,中伤,排挤……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事情必然会上演。

    姜离在队里没有朋友,郑济生是恋人也是朋友。

    更严重的事情是对姜离主导权的争夺,一手发掘姜离的省队教练跟她一起进入国家队,但国家队女队教练不可能允许自己被放置在一旁。

    除了利益争夺,还有培养规划上的分歧。

    花滑项目上,分俄系和北美系两座大山头,裁判打分上会给两系选手一些偏爱。

    尤其是裁判自由心裁权力够大的pcs部分。

    中国选手享受不到国籍高贵的优势,又没有对舞乐敏感的种族天赋,pcs得分不说惨不忍睹,但是大多数时候得分都中规中矩,在pcs上争不过那帮打分突破天际的美俄选手。

    姜离的艺术表现力颇受宠爱,但是想争夺最高荣誉,还是要靠上难度。

    《骷髅之舞》之舞的编排难度当时震惊世界。

    17岁那年的世锦赛,姜离完美地完成了阿克塞尔三周半跳和后内结环四周跳,这样的高难度帮她打败了多位强敌,成为了国内第一个单人滑项目世界冠军。

    可是强上难度的阴影已经埋下了,国家队教练得意于自己成功,不断鼓动姜离尝试更高难度。

    世锦赛一年后的四大洲,姜离后外点冰四周跳失败,严重摔伤,骨裂。

    而一年之后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