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节(第2/4页)

营养就明显好了起来,吃的跟上了,身子骨自然就越发棒,肉眼可见胖了一圈。

    村里人都羡慕陈曦父母会教育孩子,把两个男娃子教育成了军官,当初他们认为娇养过头的女娃也成了孝敬父母的典范。

    看到父母每天得意开心的笑容,想想上辈子他们因为原主去世而郁郁而终的模样,陈曦觉得自己这次任务圆满了。

    陈曦每天开心工作,幸福生活,一切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进行着。只是很快她就发现,生活还是存在变数的,比如蒋毅来他们砖厂和公社都太过勤快了一些。

    有时候蒋毅是来砖厂探望老战友,有时候是去村里探望老战友的父母,也就是陈曦爸妈,算下来两人一周见一次,最长也不过半个月就能见一次。

    这一天蒋毅又来到砖厂,照例和老战友聊一会天,然后就到食堂吃饭。等陈曦下班点,蒋毅便提着小礼物前来感谢陈曦之前给他的卤味。

    一次两次还成,次数多了陈曦体会出门道来,于是委婉提醒道:“蒋大哥,您每次来都带礼物,我都不好意思不回礼。咱们送来送去多麻烦,不如两边都省了多好。”

    蒋毅脸有点烧,但还是一本正经道:“你是陈桥的妹妹,他每次写信都让我关照你,我若是做不到,那还算什么过命交情?”

    “我带来的都是顺手而为的小东西,不值什么钱,你不用放在心上。虽然你做的卤味特别好吃,但每次都麻烦你,我哪里好意思。所以你以后别辛苦了才是真的。”

    陈曦:“……”你礼物也带了,肉也自带,我好意思不给你卤?

    “不麻烦,我们食堂偶尔也要做卤味,顺手的事情而已。只是我觉得蒋大哥您每周才休息一天,却次次往外跑,会不会太累啊?生活需要劳逸结合,不能太辛苦的。”

    蒋毅假装听不懂陈曦的意思,憨憨笑道:“当年在军队里每天都要跑步,时不时就要拉练上百里地,现在骑车一个多小时算什么?”

    “而且我们当警察的不好一直坐在办公室,还得多出来走走转转才好。”

    陈曦:“……”是该下基层转转,但您也别可着我们向阳屯一个基层下啊。

    在蒋毅锲而不舍尬聊之下,几次之后陈曦便发现,两人其实还是很有共同话题的,聊起军队、社会发展、传统文化这类话题,竟然观点极为一致。

    一开始陈曦都没察觉到自己的变化,几次之后杨婶子都打趣道:“小陈你眼光真不错,这个小伙子不仅高大帅气,气质也特别正派,是个能过日子的人。”

    其他人也跟着点头,“听说家世不错,工作又那么好,过了这村可就没有这个店了,小陈你要抓好了,别让城里小姑娘抢走你男朋友。”

    陈曦吓得连连摆手,“不,他只是我大哥的好朋友,我们可没有男女朋友这一层关系。”

    众人白了她一眼,“小年轻,我们可都是过来人,骗谁呢?”

    陈曦无奈,她没有,她才十八岁啊,谈什么恋爱?有这功夫,努力工作不好吗?

    还真让陈曦逮住一个发展工作的机会。

    随着临市砖厂的发展,向阳砖厂虽然不至于受到冲击,但也多少影响到了工人的情绪。工会为了提高工人工作积极性,在陈曦提议下通过了一项工作方案,那就是欢迎每位工人为提高砖块质量建言献策,一旦被采纳便受到相应等级的奖励。

    别小看一线工人,实践出真知,他们认真起来还是能提出一些好点子的。看到别人领到了丰厚奖品之后,大家积极性自然而然调动起来。

    而陈曦也趁机贡献了一个提高产品质量的方子,还有一条建议工厂日后开拓水泥产业的思路,以及一个初步的制作水泥方子。

    一开始,工程师们还觉得陈曦一个厨师就是瞎胡闹,尤其他们根本看不起女同志。别看赞扬陈曦做饭手艺的时候毫不吝啬,但在专业领域,他们自认女人根本不值一提。

    但有个大学生出身的工程师觉得这配方好像真的有可行性,于是带着几个工人认真实验,最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