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166节(第3/3页)

忙了就做自己的事,若是拜了师,就多了份责任。

    如今这样就很好了。

    虽然姜棠这样说,可刘家不会因为姜棠不需要就不做,逢年过节了,还是想着送点东西,刘大郎学的也更认真了。

    对刘大郎好学这事儿,姜棠还挺乐见其成的。

    刘大郎已经能赚钱了,他打算多攒点钱,送弟弟去读书。

    刘家二郎已经到了读书的年纪,现在成天就知道吃肉和玩,一点事儿都不懂,刘大郎打算赶早把弟弟送到私塾去。

    御朝重读书,更重视科举,刘大郎希望弟弟有朝一日可以考取功名。

    短短几个月他就明白了读书的好处,若不是姜棠,他们一家还指着父亲的俸禄和母亲祖母绣帕子赚的钱过活。

    正是因为现在的日子好才知道有学问多么有用。

    对刘大郎,姜棠也是拿着当晚辈的,世上不是只有读书科举一条路,慢慢学着就很好了。

    姜棠想着春闱,却是因为另外一件事。

    各地学子进京,是做生意的好时候。

    不过书院那边的摊子就先别摆了,等过了春闱再说。

    也省着那么多参加春闱的学子心里紧张,再吃小吃,弄得肚子不舒服。

    三天而已,也就几两银子,钱先不赚。

    姜棠觉得有些好笑,在侯府时每月月银就一两,现在,几两银子都是小钱了。

    还是多赚钱的好。

    科举是朝廷广纳贤才的法子,也是寒门子弟为官最简单的途径。

    顾见舟是二十一年的状元,如今是二十四年,不知状元花落谁家。

    原书是围绕陆锦瑶写的,对这些并没有提及,不然姜棠还能去赌坊下个注。赌坊肯定有开设赌局,哪个考生的赔率高,若这位考生真的中了,压这位考生的赚的钱就多,历年因为这个赚钱的不在少数。

    不过,摊子不摆了,可以最后一天去考场外面守着,就弄些温水放着,等考生出来了,定然口渴,喝点热水会舒坦些。

    王氏自然没意见,虽然她也赚钱,但摊子是姜棠的,这点心里还是清楚的。

    不过,这几日也一直有雨,雨势不小,让考生心中沉静,摊子还真摆不成了,

    等三日后,天才放晴,王氏才继续往书园门口摆摊做生意了。

    这还只是小事,姜棠真正想做的是另一件大事,火锅店得添新菜品了,现在正是好时候。

    不过上新菜之前得去庄子一趟。

    因为这场雨,庄子春种耽误了几天,姜棠也没法过去,她再去庄子问,卫氏给了答复。

    他们说愿意做豆腐和粉条,除了给姜棠做的,剩下的时间他们就自己买红薯黄豆,做豆腐和粉条去城里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