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女主丫鬟后我躺平了 第70节(第2/3页)
了。”
养外室并不光彩,无论是谁都是偷偷摸摸的,就周辰远张扬,家里小妾还有好几个。
顾见山还真不知道这些细枝末节,“你叫明朝过来。”
春台愣了一下,“小的这就去。”
永宁侯府的事,几乎都是春台办,外头的事,有明朝。
两人各司其职。
春台不乱打听别的事,只把明朝从正院叫了过来,具体说了什么,他便不得而知了。
入夜,顾见山去了一趟正院,明儿是七月初一,郑氏要去普陀寺上香,想问问顾见山去不去。
顾见山回来也有几日了,他刚回来那几天,郑氏想的厉害,觉得只要他回来了就什么都好。
但总在家中,也不像回事儿。
亲事还是得看着,燕国公府的小娘子不合适,安阳郡主听说身子好了,但门第太高,也不合适。
郑氏打算再看看其他小娘子。
和顾见山说也是想他也看看,选一个合心意的。
以后他去西北,娘子自然也跟着去。
毕竟不像顾见水顾见舟他们,去个一年半载就能回来。相守一辈子的人,郑氏还是希望顾见山喜欢。
“明日娘去普陀寺上个香,你若无事就一同去吧,再求个签,请大师解解。”郑氏语气温柔,目光也温柔,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的人心里一暖。
顾见山道:“明儿我就不去了,母亲去吧。”
别说他现在身体有恙上不得山,就算能去,他也不想去。
他这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他想娶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婚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顾见山也想郑氏点头。
郑氏慢慢点了点头,不说军中有事,那就是不想去了,连个借口都懒得找。
她不愿在顾见山面前说自己病的有多严重,更不想借此逼他成亲,本来他就事务繁忙,何必忙上加烦。
“不去就不去,天色已晚,你早点回去。你忙,不必日日过来。”郑氏看他这样,有时心里也有气,为人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成家立业。
郑氏接着道:“府上下人不懂事,从宴几堂到宴回堂那条路上连灯笼都没挂,我已经训斥过了,回去的时候看着点路。”
顾见山点了点头。
回去的路上多了几盏灯笼,缺少了后面跟着的人,顾见山走着走着就会回头看看,可是除了侯府的石子路、灯、周边的花草树木,什么都没有。
那两天看见的姜棠,好像是他臆想出来的。
次日,七月初一。
郑氏带着几个儿媳去普陀寺上香。
除了在家打点事务的韩氏,其他三个都来了。
陆锦瑶是想着等肚子大了不好出门,刚四个月就多来几次,况且,万象山不高,多走动走动对孩子也好。
二房的许氏在顾见水回来之前不爱出门走动,这阵子倒是总出来,看着也不像因为顾见水,反而是自己看开了。
云氏本来就信这个,顾见海官途顺畅,她总觉得是冥冥之中有什么护着三房,所以多捐点香火钱。上山的时候她还是走在陆锦瑶身边,方便照看。
陆锦瑶今儿出门带的是白薇和半夏,姜棠跟着怀兮去了陆锦瑶的嫁妆铺子们。
若是周辰远没出事,她还不敢出来,谁让他摔了腿,自顾不暇呢。
月初这天得查账,查上月的账本,还有铺子的经营情况。
姜棠头一回接触这些,都是怀兮怎么做她就怎么做,怀兮查账时也会和掌柜有选择地交换信息。
比如说说陆锦瑶的心情如何,打算何时来铺子看看,省着让掌柜措手不及。
掌柜说的,无外乎是各府发生的事,百姓说的是闲话,他能打听到的更深更广,因为各个铺子掌柜的和各家管事走得最近。
管事说:“定北侯好像要请废世子了。”
这也是他听来的,说是定北侯世子养了好几个外室,正头娘子的娘家闹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养外室并不光彩,无论是谁都是偷偷摸摸的,就周辰远张扬,家里小妾还有好几个。
顾见山还真不知道这些细枝末节,“你叫明朝过来。”
春台愣了一下,“小的这就去。”
永宁侯府的事,几乎都是春台办,外头的事,有明朝。
两人各司其职。
春台不乱打听别的事,只把明朝从正院叫了过来,具体说了什么,他便不得而知了。
入夜,顾见山去了一趟正院,明儿是七月初一,郑氏要去普陀寺上香,想问问顾见山去不去。
顾见山回来也有几日了,他刚回来那几天,郑氏想的厉害,觉得只要他回来了就什么都好。
但总在家中,也不像回事儿。
亲事还是得看着,燕国公府的小娘子不合适,安阳郡主听说身子好了,但门第太高,也不合适。
郑氏打算再看看其他小娘子。
和顾见山说也是想他也看看,选一个合心意的。
以后他去西北,娘子自然也跟着去。
毕竟不像顾见水顾见舟他们,去个一年半载就能回来。相守一辈子的人,郑氏还是希望顾见山喜欢。
“明日娘去普陀寺上个香,你若无事就一同去吧,再求个签,请大师解解。”郑氏语气温柔,目光也温柔,在昏黄的灯光下看的人心里一暖。
顾见山道:“明儿我就不去了,母亲去吧。”
别说他现在身体有恙上不得山,就算能去,他也不想去。
他这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他想娶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婚事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顾见山也想郑氏点头。
郑氏慢慢点了点头,不说军中有事,那就是不想去了,连个借口都懒得找。
她不愿在顾见山面前说自己病的有多严重,更不想借此逼他成亲,本来他就事务繁忙,何必忙上加烦。
“不去就不去,天色已晚,你早点回去。你忙,不必日日过来。”郑氏看他这样,有时心里也有气,为人父母,都希望子女能成家立业。
郑氏接着道:“府上下人不懂事,从宴几堂到宴回堂那条路上连灯笼都没挂,我已经训斥过了,回去的时候看着点路。”
顾见山点了点头。
回去的路上多了几盏灯笼,缺少了后面跟着的人,顾见山走着走着就会回头看看,可是除了侯府的石子路、灯、周边的花草树木,什么都没有。
那两天看见的姜棠,好像是他臆想出来的。
次日,七月初一。
郑氏带着几个儿媳去普陀寺上香。
除了在家打点事务的韩氏,其他三个都来了。
陆锦瑶是想着等肚子大了不好出门,刚四个月就多来几次,况且,万象山不高,多走动走动对孩子也好。
二房的许氏在顾见水回来之前不爱出门走动,这阵子倒是总出来,看着也不像因为顾见水,反而是自己看开了。
云氏本来就信这个,顾见海官途顺畅,她总觉得是冥冥之中有什么护着三房,所以多捐点香火钱。上山的时候她还是走在陆锦瑶身边,方便照看。
陆锦瑶今儿出门带的是白薇和半夏,姜棠跟着怀兮去了陆锦瑶的嫁妆铺子们。
若是周辰远没出事,她还不敢出来,谁让他摔了腿,自顾不暇呢。
月初这天得查账,查上月的账本,还有铺子的经营情况。
姜棠头一回接触这些,都是怀兮怎么做她就怎么做,怀兮查账时也会和掌柜有选择地交换信息。
比如说说陆锦瑶的心情如何,打算何时来铺子看看,省着让掌柜措手不及。
掌柜说的,无外乎是各府发生的事,百姓说的是闲话,他能打听到的更深更广,因为各个铺子掌柜的和各家管事走得最近。
管事说:“定北侯好像要请废世子了。”
这也是他听来的,说是定北侯世子养了好几个外室,正头娘子的娘家闹过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