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河山 第112节(第3/3页)

    而宋城同崔惑,则是分别领了江南西道的精锐们,还有意犹未尽的玄应军,去了前方,同那淮南军对峙起来。

    雨不知道何时已经停了,白花花的太阳,从云层之中,悄悄地挪了出来,不带一丝温度。

    淮南军的贺字旗因为湿透了,粘在了旗杆上,看不出所以然来了。

    崔子更看了一眼崔大郎,走到了段怡身边。

    那贺章瞧见他站到城楼前头来,朗声道,“你们再往后退十丈地,安营扎寨。待我同崔贤侄饮完庆功酒,贺他做了新的江南王,明日再同你们一并回淮南去。”

    他身后的将士一听,挥动了大旗。

    那淮南军,整齐划一的朝后又退了十丈远。

    贺章豪迈地笑了笑,领着贺淮南,还有一支轻骑,大摇大摆的穿过了大军,朝着苏州城的城门处走来。

    崔子更皱了皱眉头,同段怡对视了一眼,下了城楼。

    战事都在城外,苏州城内并未被波及。

    虽然这江南王又换了新人,可平民百姓们,并没有露出多少意外之色来。

    二郎换大郎,他们并没有觉得悲切,更没有觉得欢喜。

    天家是谁,远不如他们吃饱喝足更加重要。

    正是到了午食的时候,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扑鼻的香味儿。

    崔子更并没有去江南王府,也没有去他母亲曾经住过的别院,而是将这宴会,摆在了崔惑的府中。府中人来人往的,好不热闹。

    当年崔子更落难之时,痛踩了他一脚的苏州显贵们,好似都忘记了那一茬子事一般,不请自来。

    段怡坐在亭子前,看着灵机玩耍,在这设宴的院子一角,有一处上好的竹林。

    冬笋冒着尖儿,灵机闻到香味,挣扎着落了地,扭着屁股便冲了过去。

    “你便是段怡罢,我是贺淮南。”

    正瞧着,便听到了身后传来的声音,段怡扭过头去,打量起了来人。

    左边那位,虽然保养得怡,但是看上去有些年纪了,她生得算不上好看,只是清秀而已,在两颊之上,还生了一些细微的雀斑。

    只不过整个人恬静得很,穿着一身天青色的裙衫,隔得远远地,好似都能够闻到一股子书墨之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