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劫(34)(第7/9页)
异。
”“叶副使,到地方了。
”太监停在门口,对他做了一个请君入内的手势。
叶临川整理一下衣襟,缓步迈入寝宫大门。
见到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叶临川不敢抬头,连忙倒地跪拜。
皇帝仔细打量着他,微微点头,似乎对他的仪表颇为满意。
“起来吧。
”皇帝抬了抬手臂。
叶临川这才站起身,与皇帝正面相对。
老皇帝五十多岁的样子,身材精瘦,额头上满是皱纹,一脸疲惫,看起来精气有些不足。
他眯着眼睛,面带笑容,就像一位长者看着后辈,眼中带着帝王不该有的慈祥神色。
叶临川稍稍心安,相信皇帝应该不会为难自己。
“不愧是平阳郡主的儿子,果真一表人才。
”皇帝赞了一句,却突然板起脸:“叶临川,知道朕为什么召见你吗?”“小臣不知,请陛下训示。
”“听说你在众人面前给靖安王难堪,真是好大的胆子。
如果你不是平阳郡主之子,朕恐怕也没机会见你,只能看到你的尸首了。
”叶临川早就为此挨了母亲的骂,如今又被皇帝训斥,只能低头认错。
皇帝拿起桌案上的奏折,扔到他面前,冷冷道:“你自己看看吧。
”叶临川捡起奏折,细细读了一遍。
当他看完最后一个字,后背上出了一层冷汗。
这是靖安王刚刚呈上的密奏,文中对叶临川大加赞赏,认为他不畏强权,胆气过人,必能成为栋梁之材。
如今极乐教作乱,他推荐叶临川领兵出击,一举捣毁邪教。
叶临川当然清楚,这是靖安王对付自己的手段。
一旦离开京城,他手下的杀手就会对自己下手,之后将罪责推到极乐教头上,既能消火对手,又不留下把柄。
皇帝道:“靖安王铁了心要除掉你。
如果他真的得手,朕也无能为力。
你好自为之吧,不要给靖安王机会。
至少以后不要跟他作对。
”叶临川提着的心稍稍放松,暗自庆幸皇帝英明,一眼看出靖安王的图谋。
他抬起头,朗声道:“靖安王不过一介藩王,皇上难道也拿他没有办法?”“前朝八王之乱如在眼前。
如今燕国对我大楚虎视眈眈,南离虽弱,也并不安分。
如此动乱之秋,对各路藩王,朕只能安抚,不能轻易处置。
”
皇帝的声音不大,但叶临川却从他的话中听出几层意思。
皇帝从内心对几位藩王既倚重,又顾忌。
既想削弱他们的力量,又怕适得其反,造成大乱。
不过只要皇帝有对付各路藩王的想法,自己的处境就不会太糟。
“小臣以为,对这些藩王不能过于纵容,否则将来更加难以收拾。
就说这次靖安王,在京城大肆宴请群臣,明目张胆培植自己的势力,哪里把皇上看在眼里。
”这句话显然说道皇帝痛处,老皇帝哼了一声,脸上怒气暗生。
“皇帝虽然不能削藩,但可以剪除靖安王在京城的羽翼。
等时机成熟再打压他,让他明白谁才是天下的主人。
”皇帝眼神一亮,随即摇头:“这话说着容易,但做起来难。
这个尺度很难把握,重了会造成内乱,轻了又震慑不住他们。
何况靖安王与太子来往甚密,又是端王姻亲,这些年没少贿赂各位大臣,想要割断他们的来往,谈何容易。
”“其实也不算多难。
皇上只要放出风去,就说皇帝对他最近的行为非常不满,说不定会降罪。
如此一来,靖安王就像被架到火上烤,必然会乱了方寸。
然后我们各个击破,定然
能瓦解他在京城的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叶副使,到地方了。
”太监停在门口,对他做了一个请君入内的手势。
叶临川整理一下衣襟,缓步迈入寝宫大门。
见到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叶临川不敢抬头,连忙倒地跪拜。
皇帝仔细打量着他,微微点头,似乎对他的仪表颇为满意。
“起来吧。
”皇帝抬了抬手臂。
叶临川这才站起身,与皇帝正面相对。
老皇帝五十多岁的样子,身材精瘦,额头上满是皱纹,一脸疲惫,看起来精气有些不足。
他眯着眼睛,面带笑容,就像一位长者看着后辈,眼中带着帝王不该有的慈祥神色。
叶临川稍稍心安,相信皇帝应该不会为难自己。
“不愧是平阳郡主的儿子,果真一表人才。
”皇帝赞了一句,却突然板起脸:“叶临川,知道朕为什么召见你吗?”“小臣不知,请陛下训示。
”“听说你在众人面前给靖安王难堪,真是好大的胆子。
如果你不是平阳郡主之子,朕恐怕也没机会见你,只能看到你的尸首了。
”叶临川早就为此挨了母亲的骂,如今又被皇帝训斥,只能低头认错。
皇帝拿起桌案上的奏折,扔到他面前,冷冷道:“你自己看看吧。
”叶临川捡起奏折,细细读了一遍。
当他看完最后一个字,后背上出了一层冷汗。
这是靖安王刚刚呈上的密奏,文中对叶临川大加赞赏,认为他不畏强权,胆气过人,必能成为栋梁之材。
如今极乐教作乱,他推荐叶临川领兵出击,一举捣毁邪教。
叶临川当然清楚,这是靖安王对付自己的手段。
一旦离开京城,他手下的杀手就会对自己下手,之后将罪责推到极乐教头上,既能消火对手,又不留下把柄。
皇帝道:“靖安王铁了心要除掉你。
如果他真的得手,朕也无能为力。
你好自为之吧,不要给靖安王机会。
至少以后不要跟他作对。
”叶临川提着的心稍稍放松,暗自庆幸皇帝英明,一眼看出靖安王的图谋。
他抬起头,朗声道:“靖安王不过一介藩王,皇上难道也拿他没有办法?”“前朝八王之乱如在眼前。
如今燕国对我大楚虎视眈眈,南离虽弱,也并不安分。
如此动乱之秋,对各路藩王,朕只能安抚,不能轻易处置。
”
皇帝的声音不大,但叶临川却从他的话中听出几层意思。
皇帝从内心对几位藩王既倚重,又顾忌。
既想削弱他们的力量,又怕适得其反,造成大乱。
不过只要皇帝有对付各路藩王的想法,自己的处境就不会太糟。
“小臣以为,对这些藩王不能过于纵容,否则将来更加难以收拾。
就说这次靖安王,在京城大肆宴请群臣,明目张胆培植自己的势力,哪里把皇上看在眼里。
”这句话显然说道皇帝痛处,老皇帝哼了一声,脸上怒气暗生。
“皇帝虽然不能削藩,但可以剪除靖安王在京城的羽翼。
等时机成熟再打压他,让他明白谁才是天下的主人。
”皇帝眼神一亮,随即摇头:“这话说着容易,但做起来难。
这个尺度很难把握,重了会造成内乱,轻了又震慑不住他们。
何况靖安王与太子来往甚密,又是端王姻亲,这些年没少贿赂各位大臣,想要割断他们的来往,谈何容易。
”“其实也不算多难。
皇上只要放出风去,就说皇帝对他最近的行为非常不满,说不定会降罪。
如此一来,靖安王就像被架到火上烤,必然会乱了方寸。
然后我们各个击破,定然
能瓦解他在京城的势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