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女宦 第74节(第3/3页)
..”
朱承安闻言情绪骤然决堤,发出一声悲鸣,“不可能....”
他挪着膝盖来到门槛前,紧紧拽着容语的手腕,双目通红钉住她,
“卿言,你知道吗,表兄是我最亲的人....自小,母后不管我,父皇不疼我,唯有表兄日日入宫陪伴我,得了好吃的糖果分我一些,见了有趣的玩意,送与我....他是这个世上对我最好的人,他怎么能死呢......”
朱承安双目龟裂,复又松开她,望着苍茫的夜色,大口大口喘气,指甲陷入大殿的门缝里,绞出一行血迹,头额重重地往门框上撞。
“我不信,我不信.....”
“殿下,殿下.....”
容语紧紧揪住他的胳膊,泪如雨下,“殿下高堂在上,切莫伤身....”
“阿兄临终遗言,嘱我辅佐殿下,我应下了,殿下,您要振作起来,不能辜负阿兄的期许.....”
朱承安宛如木偶般,跪立不动。
二人就这般隔着门槛,枯坐至天明。
王桓停灵整整七日,于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下葬。
容语送葬归来,抱着他那柄缺了一角的偃月刀,跨入熙熙攘攘的街市。
一大片喧嚣扑面而来。
五光十色的灯盏沿河岸铺展,一片连接一片,映照三里河如流光溢彩的灯市。
路边商肆鳞次栉比,旌旗迎风招展,大街小巷挤满了花团锦簇的行人,时不时有年轻的过卖扯着嗓子尽情吆喝,兜售野味的老汉露出一脸憨笑,亦有挑着货担走门串户的货郎沿街叫卖,一群衣着鲜艳的浮浪子弟打马路过,惹得街市一阵人仰马翻。
河面涟漪划开,一座画舫游来,当中一曼妙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她眉目含情,信手拨弦,琴音却清透悠远,正是一曲《边关月》,行人立时拥挤在围栏处,哪管那曲中哀恻之意,只扔绢掷笑,好不热闹。
游人如织,贩夫走卒不绝于路,整座上京城灯火惶惶。
想是勤务楼附近举办了灯盏,人海如潮,摩肩接踵皆往那头赶。
容语怀抱偃月刀逆着人群,仰首闭目,喧嚣如潮水一浪一浪盖过她面颊,她深深呼吸这一片烟火气。
边关儿郎浴血奋战,为的不就是这片河清海晏歌舞升平吗?
阿兄,卿言定承你遗志,守住这片康衢烟月....
第53章
容语如约来到红鹤楼后院,彼时楼座内无虚席,不少才子浪客引佳人为伴,姑娘们媚眼含羞,丹唇逐笑,一片升平景象。
朱赟和许鹤仪已在后院等她,二人皆着素衫,神情凝慕,朱赟蹲在那颗老槐树下,信手拨了拨树下几块瓦片,不过随手尘封半年之久,灰瓦经风吹雨淋,已斑驳不堪。
朱赟触到漆灰的砖瓦,欲要掀起,终究是顿住,于朦胧的夜光里,抬目含笑望着容语,眼底布了一层淡淡的伤,“卿言,我原想今日将这坛女儿红给挖出,以祭王桓,转念一想,倘若喝了,回头谁还记得他?不若,就将其埋在此处,年年我们都来看看它....”
容语眼眶一酸,深以为然,“小王爷所言甚是,我也是此意。”顿了下,又哀恸道,“忘了告诉你们,阿兄到了边关后,更爱喝西风烈,此酒灼烈,他每每豪饮数坛,便在篝火旁载歌载舞....”说到此处,眼前仿佛浮现王桓疏狂肆意的音容相貌,唇角不自禁流露出笑意,
朱承安闻言情绪骤然决堤,发出一声悲鸣,“不可能....”
他挪着膝盖来到门槛前,紧紧拽着容语的手腕,双目通红钉住她,
“卿言,你知道吗,表兄是我最亲的人....自小,母后不管我,父皇不疼我,唯有表兄日日入宫陪伴我,得了好吃的糖果分我一些,见了有趣的玩意,送与我....他是这个世上对我最好的人,他怎么能死呢......”
朱承安双目龟裂,复又松开她,望着苍茫的夜色,大口大口喘气,指甲陷入大殿的门缝里,绞出一行血迹,头额重重地往门框上撞。
“我不信,我不信.....”
“殿下,殿下.....”
容语紧紧揪住他的胳膊,泪如雨下,“殿下高堂在上,切莫伤身....”
“阿兄临终遗言,嘱我辅佐殿下,我应下了,殿下,您要振作起来,不能辜负阿兄的期许.....”
朱承安宛如木偶般,跪立不动。
二人就这般隔着门槛,枯坐至天明。
王桓停灵整整七日,于元宵节正月十五日下葬。
容语送葬归来,抱着他那柄缺了一角的偃月刀,跨入熙熙攘攘的街市。
一大片喧嚣扑面而来。
五光十色的灯盏沿河岸铺展,一片连接一片,映照三里河如流光溢彩的灯市。
路边商肆鳞次栉比,旌旗迎风招展,大街小巷挤满了花团锦簇的行人,时不时有年轻的过卖扯着嗓子尽情吆喝,兜售野味的老汉露出一脸憨笑,亦有挑着货担走门串户的货郎沿街叫卖,一群衣着鲜艳的浮浪子弟打马路过,惹得街市一阵人仰马翻。
河面涟漪划开,一座画舫游来,当中一曼妙女子犹抱琵琶半遮面,她眉目含情,信手拨弦,琴音却清透悠远,正是一曲《边关月》,行人立时拥挤在围栏处,哪管那曲中哀恻之意,只扔绢掷笑,好不热闹。
游人如织,贩夫走卒不绝于路,整座上京城灯火惶惶。
想是勤务楼附近举办了灯盏,人海如潮,摩肩接踵皆往那头赶。
容语怀抱偃月刀逆着人群,仰首闭目,喧嚣如潮水一浪一浪盖过她面颊,她深深呼吸这一片烟火气。
边关儿郎浴血奋战,为的不就是这片河清海晏歌舞升平吗?
阿兄,卿言定承你遗志,守住这片康衢烟月....
第53章
容语如约来到红鹤楼后院,彼时楼座内无虚席,不少才子浪客引佳人为伴,姑娘们媚眼含羞,丹唇逐笑,一片升平景象。
朱赟和许鹤仪已在后院等她,二人皆着素衫,神情凝慕,朱赟蹲在那颗老槐树下,信手拨了拨树下几块瓦片,不过随手尘封半年之久,灰瓦经风吹雨淋,已斑驳不堪。
朱赟触到漆灰的砖瓦,欲要掀起,终究是顿住,于朦胧的夜光里,抬目含笑望着容语,眼底布了一层淡淡的伤,“卿言,我原想今日将这坛女儿红给挖出,以祭王桓,转念一想,倘若喝了,回头谁还记得他?不若,就将其埋在此处,年年我们都来看看它....”
容语眼眶一酸,深以为然,“小王爷所言甚是,我也是此意。”顿了下,又哀恸道,“忘了告诉你们,阿兄到了边关后,更爱喝西风烈,此酒灼烈,他每每豪饮数坛,便在篝火旁载歌载舞....”说到此处,眼前仿佛浮现王桓疏狂肆意的音容相貌,唇角不自禁流露出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