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5)(第3/4页)

前,那压力绝对巨大,你们王哥厉不厉害我不知道,但我瞧你小身板不是很抗揍。你看,你现在打电话让王哥来救你,来不来得及。

    导游抬高了脖子也看不见高正义的脸,他只有一米七一,比大食堂的老板还要矮许多,敢瞎比比还不是仗着有王哥罩着。他吞了吞唾沫,讪讪一笑,避重就轻地说:那以后我就直接和他们说想来吃饭的自己过来,不整团来打扰老板做生意了。

    另外两个导游认识吗?

    导游陪着笑脸说:认识认识,我们一家的。老板放心,我一定把你的话带到,以后绝对不敢来打扰。

    可一定要记住,你要知道,市井里面藏龙卧虎,我这儿可有你们搞不定的厉害人物。

    导游缩缩脖子,心里面却已经想好了怎么去王哥面前添油加醋地比比,他就不信了,一个开饭店的能有什么本事敢和在元安市旅游业一手遮天的王哥比。

    也许这个旅游公司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旅行团的客人都是普通人,是夕阳红老年团,保健品公司组织出来的旅游的,就收一二百的那种。一路不知道要进多少个购物点,被坑着买多少据说是哪里哪里开过光的手镯、泰国来的正宗乳胶枕、玛瑙做的貔貅、少有的彩色水晶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廉价旅游团的出现魏意真不好多说什么。

    很显然,这些叔叔阿姨将魏意这儿当成了购物点之一,纷纷询问他们可不可以买年货,一个本地的阿姨,就是前段时间拉着魏意要给他做介绍的那个拎着一袋酱鸡腿走过去,听到这些外地人的要求立马脸就拉下来了,

    年货就卖给本地人的,你们有本地身份证,有本地户口吗?

    老板都没有说什么呢,你说啥啊。

    哼,老板年轻面子薄,不好明说,怕伤了你们的面子。我不怕,直接怼你们了,怎么了,不行啊!

    老板,你说,卖不卖!

    魏意头大,抱歉啊阿姨,我们这儿准备的年货不多,卖完为止的,实在是供应不上你们所有人。

    那今天的东西我们包圆了,卖给我们。他们来一次元安市不容易,大食堂的东西又好吃,很想带回去给家人们尝尝。

    好没有道理,凭什么你们说包圆就包圆,你是哪个山头来的葱,这么嚣张。本地阿姨直接开怼。

    眼看着要吵起来了,魏意自己又搞不定,立刻拿出手机报警,他可是知道的,这些上公交车需要让座的阿姨们战斗力可一点儿也不弱,真要吵起来每个人往大食堂的地上躺,他可没有这么多钱赔。

    警察来的很迅速,一场纷争在民警的协调下化解。警察的意思是各退一步,旅游团队的人想买的就排队买,不单提供,就当普通客人对待。

    但是魏意不好意思地说:我们今天年货卖完了。

    民警扶了扶帽子,这么快?一根香肠都没有了?!他还想着中午下班了,过来拎两袋香肠走的。

    现在大食堂的香肠可火了,成了大学城内的一道风景,谁家要是阳台上不挂那么几根出自于大食堂的香肠那这个年肯定过的就不香。香肠有原味的,蒸出来酒香肉味浓,瘦肉红润、肥肉晶莹剔透,蒸上一根一家子可以吃掉一整锅的饭,当零食吃上一片能够哄住许多嗷嗷叫的小朋友。

    不只是原味的,五香的、麻辣的、花生的、酱香的,每一个口味的都好吃。民警在同事饭盒里吃到过一块花生的,去了红衣的花生藏在肉里,咬上一口,坚果的油脂和肉的油润混合在一块儿在口腔中完美的交融,那滋味,啧啧,没吃过的人就没有资格说不好吃!

    没有了。魏意无奈地摊手,我说过,我这边的年货销售的特别快。店里面每天准备一头猪肉量的香肠,还有零零散散一些别的,不出三个小时就能够卖光,想要买只能够明天再来了。

    香肠是没的最快的,元安市有过年做香肠的习俗,谁家不挂上几根就像是没有了年味。特别是月底了,离着过年没有几天了,买年货的更是疯狂,一千来块钱的年货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搬上了车子,和魏意一开始想的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