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节(第5/6页)
脸来回扫量,“若无胜算,我也不叫陶连那匹夫跟着去了,没得叫他耽误了军情。”
黄明苑正端起茶盏,闻言又搁下,“陶连这个小人,才匿名弹劾了将军,怎么将军还要让他领这个功?”
“呵,我就知道你与付颂憋着想问这个呢。叫他做主帅,正是因为他贪功,一门心思就想着往上爬。他年长你二人不少,偏你二人官位又高于他,军权亦大过他,他又一向瞧不惯咱们这些年轻的将官,心里憋着不少气。如今好容易能压你二人一头,少不得妄自尊大,若你二人引他急功近利、险铸大祸,再力挽狂澜,定下大局,待他回京,少不得要被圣上问罪。”
“那他身后之人……?”
“先搁着吧,哼,少不得还是我那位老岳丈之功。”他靠向身后拓祥云的扶手椅,带着一丝困倦与疲惫,“如今童立行虽被降职贬官,却还是一品太傅,又成了太子的先生,其中少不得是圣上的斡旋之意,即给朝臣百姓一个交代,又让我父亲为之赴命操劳,还能给他另找一位靠山来克制我,故而,我这位老岳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黄明苑两个肩轻轻耷下,扣紧了一份怃然,“这么说,你这统领天下兵马的殿前司指挥使也不好干啊,既要卖命,又要被人猜忌。”
“君王枕畔,哪能容他人酣睡?圣上既要用我,也不得不疑我,很多事就是这样复杂,我们做臣下的,永远都要在这两端寻一个平衡。”
一叹即雨,兵将繁杂的庭院摇摆起秋雨如霜,疏密还稀,点点坠落下半月光景。
恍有一阵秋风,刮得一座院残粉满地,长廊叠榭,永不缺颜色,开着各色秋菊、金茶、牵牛、合欢、木芙蓉,高低错落,参差有致,飞花迷雨,淅淅沥沥似坠落人世的一场锦绣繁华。
岔道上,纷呈行过桃李芬芳的少女们,手上提着繁类食盒,鸟笼的、八角的、象牙的,摸一摸盒壁,幸而尚且温热,再各自奔忙。“扑啦”几声,廊下的几面黄绸伞随花凋敝。搁伞的功夫,一人不住怨天,“这都一茬接一茬的连下了大半月的雨了,老天就跟被谁捅漏了似的!”
“头先一个夏天热成那个样子,一季也没下过两场雨,合该是憋到秋天来下了。”
“且先别抱怨,下这么久的雨,没入冬呢也跟入了冬似的冷,今年冬天还不知怎么个冷法呢,那时才有你抱怨的。”
各人跺跺绣鞋上的泥水,细细回望一眼万里缥缈的雨帘,带着满腹牢骚撅了嘴提着食盒踅入门内。
将饭摆好,侍双踱步到榻前,瞧见象鼻耳的炭盆上头,明珠正与针线做战,霜白绢子上的“平安”二字绣得东倒西歪,倒像是爬过了几条金虫。侍双障袂一笑,灰扑扑的天色中就开出一朵金线莲,点缀了满室的潮暗。
她哈下腰低语,嗓音揉进半月的润色,“奶奶快用饭吧,天气冷可经不住搁。”
明珠鬓上的金茶一仰起,即见侍双憋不住的笑意,登时两个肩一耷,泄一缕气,“你是不是笑我绣得不好?我也晓得我绣得不好啊,就是学不会嘛,明明瞅着那地方下的针,线一拉出来,又是这副鬼样子!”
案侧伫立一个一尺高的鎏金莲台镂空铜炉,里头已换上瑞金脑,散着恬静怡然的香气。窗外微雨,蕴凉生寒。“啪啪”坠出水花,像细密的鼓点与编钟,击打出天地之悠悠,人世之永恒。哒哒就趴在廊沿上,厚重的皮毛倒是不惧冷,听见有人说话儿,就将一只耳朵竖起,很快又耷拉下去,慵沉沉的永远睡不醒的模样。
一种浄泚的祥宁萦绕在堂,使得侍双绽放出一更加绚烂的笑颜,“奶奶学不会就不要学了呀,做什么跟自个儿较劲?这家里,还没有人用这些来诟病奶奶。”
另一侧,青莲牵裙迤然落到饭桌上,回首见明珠亦捉裙过来,先替她盛一碗奶房玉蕊羹,“还不是昨儿那周晚棠遣人送来个亲手打的玉穗子,她眼见了,嘴上不说,心里不服,才又拈起针线来。你说的这话儿不错,她可不就是跟自己较劲儿呢?要我说,各人有各人的好处,她周晚棠针线好、玉穗子打得也好,怎么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黄明苑正端起茶盏,闻言又搁下,“陶连这个小人,才匿名弹劾了将军,怎么将军还要让他领这个功?”
“呵,我就知道你与付颂憋着想问这个呢。叫他做主帅,正是因为他贪功,一门心思就想着往上爬。他年长你二人不少,偏你二人官位又高于他,军权亦大过他,他又一向瞧不惯咱们这些年轻的将官,心里憋着不少气。如今好容易能压你二人一头,少不得妄自尊大,若你二人引他急功近利、险铸大祸,再力挽狂澜,定下大局,待他回京,少不得要被圣上问罪。”
“那他身后之人……?”
“先搁着吧,哼,少不得还是我那位老岳丈之功。”他靠向身后拓祥云的扶手椅,带着一丝困倦与疲惫,“如今童立行虽被降职贬官,却还是一品太傅,又成了太子的先生,其中少不得是圣上的斡旋之意,即给朝臣百姓一个交代,又让我父亲为之赴命操劳,还能给他另找一位靠山来克制我,故而,我这位老岳父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黄明苑两个肩轻轻耷下,扣紧了一份怃然,“这么说,你这统领天下兵马的殿前司指挥使也不好干啊,既要卖命,又要被人猜忌。”
“君王枕畔,哪能容他人酣睡?圣上既要用我,也不得不疑我,很多事就是这样复杂,我们做臣下的,永远都要在这两端寻一个平衡。”
一叹即雨,兵将繁杂的庭院摇摆起秋雨如霜,疏密还稀,点点坠落下半月光景。
恍有一阵秋风,刮得一座院残粉满地,长廊叠榭,永不缺颜色,开着各色秋菊、金茶、牵牛、合欢、木芙蓉,高低错落,参差有致,飞花迷雨,淅淅沥沥似坠落人世的一场锦绣繁华。
岔道上,纷呈行过桃李芬芳的少女们,手上提着繁类食盒,鸟笼的、八角的、象牙的,摸一摸盒壁,幸而尚且温热,再各自奔忙。“扑啦”几声,廊下的几面黄绸伞随花凋敝。搁伞的功夫,一人不住怨天,“这都一茬接一茬的连下了大半月的雨了,老天就跟被谁捅漏了似的!”
“头先一个夏天热成那个样子,一季也没下过两场雨,合该是憋到秋天来下了。”
“且先别抱怨,下这么久的雨,没入冬呢也跟入了冬似的冷,今年冬天还不知怎么个冷法呢,那时才有你抱怨的。”
各人跺跺绣鞋上的泥水,细细回望一眼万里缥缈的雨帘,带着满腹牢骚撅了嘴提着食盒踅入门内。
将饭摆好,侍双踱步到榻前,瞧见象鼻耳的炭盆上头,明珠正与针线做战,霜白绢子上的“平安”二字绣得东倒西歪,倒像是爬过了几条金虫。侍双障袂一笑,灰扑扑的天色中就开出一朵金线莲,点缀了满室的潮暗。
她哈下腰低语,嗓音揉进半月的润色,“奶奶快用饭吧,天气冷可经不住搁。”
明珠鬓上的金茶一仰起,即见侍双憋不住的笑意,登时两个肩一耷,泄一缕气,“你是不是笑我绣得不好?我也晓得我绣得不好啊,就是学不会嘛,明明瞅着那地方下的针,线一拉出来,又是这副鬼样子!”
案侧伫立一个一尺高的鎏金莲台镂空铜炉,里头已换上瑞金脑,散着恬静怡然的香气。窗外微雨,蕴凉生寒。“啪啪”坠出水花,像细密的鼓点与编钟,击打出天地之悠悠,人世之永恒。哒哒就趴在廊沿上,厚重的皮毛倒是不惧冷,听见有人说话儿,就将一只耳朵竖起,很快又耷拉下去,慵沉沉的永远睡不醒的模样。
一种浄泚的祥宁萦绕在堂,使得侍双绽放出一更加绚烂的笑颜,“奶奶学不会就不要学了呀,做什么跟自个儿较劲?这家里,还没有人用这些来诟病奶奶。”
另一侧,青莲牵裙迤然落到饭桌上,回首见明珠亦捉裙过来,先替她盛一碗奶房玉蕊羹,“还不是昨儿那周晚棠遣人送来个亲手打的玉穗子,她眼见了,嘴上不说,心里不服,才又拈起针线来。你说的这话儿不错,她可不就是跟自己较劲儿呢?要我说,各人有各人的好处,她周晚棠针线好、玉穗子打得也好,怎么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