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第4/6页)
过了两遭,哪有这么精贵的?可别蒙我。”
她想起她娘来,曾经以与他做夫妻为毕生夙愿的一个女人,最后也将生命折在这个夙愿里。而她作为女儿,当之无愧地如继承财产一样继承了这个夙愿。
抬首间,宋追惗怅然一笑,眉上挑起千度风华,并不作答。有时候,他常常在心头感谢这些女人,是她们替他这颗在权利纷争里不停奔跑的心拂去疲累,让他偶尔也感觉他的心还如皮相一样、依然年轻。
49.缘法 执着对知濯,知濯何从去?
漫长的夜还追溯不及, 日头就迫不及待崩出来,浪潮汹涌而来又汹涌而退后的第二天,是恍如炙夏的一天。
庭轩前, 有各色美人樱、月季、以及亭角下不知何时冒出的一片暗紫银莲花儿。一切姹紫嫣红莫如秋的回光返照, 再晒过这一日, 似乎就要坠入永不醒来的长冬。
因这日天气莫名大起来,明珠是最怕热的, 故而翻出头两个月的衣裳来穿,藕粉的素色掩襟衫,只有袖口与领间有靛蓝绸子压边儿, 上头盘踞一枝长长的喇叭花儿藤, 花藤蜿蜒而下, 被扎进一条浅绿百迭裙内。
还翻出一柄喜鹊闹枝的深绿面纨扇,簌簌挥着在院儿里捕一只幽蓝的彩蝶,打一簇一丛的花间里走过,缀在裙摆上零星花瓣。
宋知远甫推开院门,就见这绮丽的一副画卷, 少女在花间、彩蝶在枝头,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1。她何须去捕那蝶呢?她已是这片山色春光里最明艳动人的那只蝶了……
他蓦然红了脸, 与她隔着人伦纲常对望过去, 好半晌, 他才意识见自个儿的唐突, 发了窘躬身行礼, “大嫂,我是来瞧大哥的,他今儿可好些了?”
他合拢的手上捧着一方明黄长锦盒, 明珠瞥一眼,执扇的手弯在胸前,遮住花面半片,“三少爷快别客气了,怎么大毒日头底下的还劳烦你亲自跑一趟,打发婉儿来便成了,快进屋里坐!”
她如月牙弯起的眉眼在太阳底下和煦生辉,扇面挡住了唇角,仿佛是如黛青山缺了一条起伏的轮廓。
在这热络的招呼下头,宋知远以为她就要迎过来了,谁知她只是一旋裙,转身开路。
他稍有失意,就在这失意后头,有人没大没小地推了他一把,叽叽喳喳闹起,“姐姐,我也来了!”
这声音如莺穿柳带,明珠旋裙回来,霎时将眉眼弯得更深,前迎了几步,托住婉儿藕节似的臂膀将她细细打量,“昨儿场面太乱,我还没细瞧,今儿看来,你好像又胖了些?”她似嗔似笑,朝宋知远扫一眼,又落回来奚落她,“莫不是好吃的就叫你吃了去,倒把你们家少爷饿得这样单薄?”
那婉儿自视而下,再将茫然的眉眼抬起,“有吗?为了能轻减些,我还特意每日都少吃了好多呢,一连有半月没吃饱饭了,真的又胖了吗,可我衣裳明明宽松了些呀。”
嬉笑间,对着这两个置身波诡云谲之外的人,明珠似有久违地轻松,她自领着婉儿进屋,宋知远滞后一步跟着,将四色风光皆不见,唯有那片涟漪荡然的浅绿裙边儿在他眼底晕开,如久违的春天。
她带给他的第一缕暖意,是一碗热乎乎的稠粥,从此她便如一个传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直到头一遭见她,这传说中的神女终于挣裂石像而出,活脱脱地落在他眼里、他心上。
明珠一路将他领至半月斜挂的宝幄前,尔后退开,拉着婉儿到案上落座。然而他与宋知濯太久不见,盯着望了许久,一时竟然找不见话说,唯余一丝愧疚与陌生。
半晌,他退回来,将手中明黄长匣奉于案上,“大嫂,这是一棵百年野山参,最是补气凝血的,”晦涩中,他抬首挠头,脸上微红,“我院儿里也没什么精贵的东西,就只这个,专门给大哥带来,麻烦大嫂得空时煎了给我大哥服下。”
“三少爷太客气了,”既是他们兄弟情义,明珠也不好轻拂,搁了纨扇,捧了那长匣打开,“我虽没见过这些精贵药材,倒也知道是好的,多谢你,夜了我就煎给他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她想起她娘来,曾经以与他做夫妻为毕生夙愿的一个女人,最后也将生命折在这个夙愿里。而她作为女儿,当之无愧地如继承财产一样继承了这个夙愿。
抬首间,宋追惗怅然一笑,眉上挑起千度风华,并不作答。有时候,他常常在心头感谢这些女人,是她们替他这颗在权利纷争里不停奔跑的心拂去疲累,让他偶尔也感觉他的心还如皮相一样、依然年轻。
49.缘法 执着对知濯,知濯何从去?
漫长的夜还追溯不及, 日头就迫不及待崩出来,浪潮汹涌而来又汹涌而退后的第二天,是恍如炙夏的一天。
庭轩前, 有各色美人樱、月季、以及亭角下不知何时冒出的一片暗紫银莲花儿。一切姹紫嫣红莫如秋的回光返照, 再晒过这一日, 似乎就要坠入永不醒来的长冬。
因这日天气莫名大起来,明珠是最怕热的, 故而翻出头两个月的衣裳来穿,藕粉的素色掩襟衫,只有袖口与领间有靛蓝绸子压边儿, 上头盘踞一枝长长的喇叭花儿藤, 花藤蜿蜒而下, 被扎进一条浅绿百迭裙内。
还翻出一柄喜鹊闹枝的深绿面纨扇,簌簌挥着在院儿里捕一只幽蓝的彩蝶,打一簇一丛的花间里走过,缀在裙摆上零星花瓣。
宋知远甫推开院门,就见这绮丽的一副画卷, 少女在花间、彩蝶在枝头,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1。她何须去捕那蝶呢?她已是这片山色春光里最明艳动人的那只蝶了……
他蓦然红了脸, 与她隔着人伦纲常对望过去, 好半晌, 他才意识见自个儿的唐突, 发了窘躬身行礼, “大嫂,我是来瞧大哥的,他今儿可好些了?”
他合拢的手上捧着一方明黄长锦盒, 明珠瞥一眼,执扇的手弯在胸前,遮住花面半片,“三少爷快别客气了,怎么大毒日头底下的还劳烦你亲自跑一趟,打发婉儿来便成了,快进屋里坐!”
她如月牙弯起的眉眼在太阳底下和煦生辉,扇面挡住了唇角,仿佛是如黛青山缺了一条起伏的轮廓。
在这热络的招呼下头,宋知远以为她就要迎过来了,谁知她只是一旋裙,转身开路。
他稍有失意,就在这失意后头,有人没大没小地推了他一把,叽叽喳喳闹起,“姐姐,我也来了!”
这声音如莺穿柳带,明珠旋裙回来,霎时将眉眼弯得更深,前迎了几步,托住婉儿藕节似的臂膀将她细细打量,“昨儿场面太乱,我还没细瞧,今儿看来,你好像又胖了些?”她似嗔似笑,朝宋知远扫一眼,又落回来奚落她,“莫不是好吃的就叫你吃了去,倒把你们家少爷饿得这样单薄?”
那婉儿自视而下,再将茫然的眉眼抬起,“有吗?为了能轻减些,我还特意每日都少吃了好多呢,一连有半月没吃饱饭了,真的又胖了吗,可我衣裳明明宽松了些呀。”
嬉笑间,对着这两个置身波诡云谲之外的人,明珠似有久违地轻松,她自领着婉儿进屋,宋知远滞后一步跟着,将四色风光皆不见,唯有那片涟漪荡然的浅绿裙边儿在他眼底晕开,如久违的春天。
她带给他的第一缕暖意,是一碗热乎乎的稠粥,从此她便如一个传说,在他心头挥之不去,直到头一遭见她,这传说中的神女终于挣裂石像而出,活脱脱地落在他眼里、他心上。
明珠一路将他领至半月斜挂的宝幄前,尔后退开,拉着婉儿到案上落座。然而他与宋知濯太久不见,盯着望了许久,一时竟然找不见话说,唯余一丝愧疚与陌生。
半晌,他退回来,将手中明黄长匣奉于案上,“大嫂,这是一棵百年野山参,最是补气凝血的,”晦涩中,他抬首挠头,脸上微红,“我院儿里也没什么精贵的东西,就只这个,专门给大哥带来,麻烦大嫂得空时煎了给我大哥服下。”
“三少爷太客气了,”既是他们兄弟情义,明珠也不好轻拂,搁了纨扇,捧了那长匣打开,“我虽没见过这些精贵药材,倒也知道是好的,多谢你,夜了我就煎给他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